疫情警戒三級一個半月了,好多服飾、餐飲小吃店漸漸的拉下鐵門,陸續貼上店面出租的海報,還有很多沒看到客人的店鋪,努力撐著繼續營業,市區主要經濟活動是服務、餐飲、百貨零售業,看了真的很心酸…
三級警戒進入第8週,不論是第一線的醫護、防疫人員、警消夥伴,都沒有時間好好休息,正常放假與家人相聚,為的就是可以早日解封,與充滿壓力的日子告別,也因為大家無私的付出與全民努力配合,台灣的疫情才得以紓緩!
但受創的內需經濟,要恢復起碼的榮景,需要二倍以上的時間…
倘若7月12 日無法順利降低疫情警戒,舒緩內需經濟持續受到疫情的衝擊,中央政府勢必要考慮更寬鬆的紓困方案,個人紓困應比照美國,全面普發、不問資格、不設過多的限制,學生及幼兒相關補助也要一併規劃,而企業紓困的資格也需要再放寬,一定要照顧到中小企業,店鋪租金補貼也應該開始研擬實施計畫。
讓人民、中小企業、商鋪活下去政府責無旁貸!
台灣今年的GDP因為半導體、製造業、船舶運輸業持續暢旺,可能還有4%以上的經濟成長,但大量支持就業機會的內需產業卻受創嚴重,防疫需要靠多方配合,不能只要求某一方不斷的犧牲與退讓。
解封時機要交給政府專業決定,人民活下去也需要政府的支持與照顧,望向遠方面對國際,在病毒不斷變異侵襲下,疫情很難在二年內獲得解決,政府必須要有更長遠的規劃與對策!